川南小众4A级古镇,位于泸州也被誉为“中国山地民居建筑活化石”
走过不少的古镇,脑海里浮现过商贾云集之时,也目睹着门可罗雀之日,今日来到泸州尧坝古镇,也是川南4A级古镇,瓦房依山而建,高低起伏、错落有致,俨然是一幅跨越千年的水墨画卷,既有历史的厚重,又有生活的烟火。这里没有喧嚣的商业化痕迹,只有青石板路、斑驳木门、错落瓦檐,尧坝古镇的骨架,是一条全长1000多米的青石板古街。街面凹凸不平,每一块石板都被岁月磨得发亮,仿佛能照见北宋商队的马蹄印与明清挑夫的草鞋痕。街道两旁是2000余间小青瓦房,多为清代至民国的川南四合院建筑,木结构的串架立材、雕花窗棂、飞檐翘角,串联成一首凝固的诗。古街依山势起伏,蜿蜒如龙,站在高处俯瞰,灰瓦连绵如浪,与远山云雾相映成趣,被学者誉为“川南古民居的活化石”。
而街南端的武进士牌坊尤为醒目。为清嘉庆年间的石雕建筑,高约8米,三重飞檐上刻着祥云瑞兽,中柱楹联笔力遒劲,记录着武进士李跃龙的传奇。而街心的**东岳庙**更显恢宏,五重殿宇依山而建,明代木石结构的戏楼至今仍能想象当年锣鼓喧天的盛景,天花板上的36个“寿”字木雕,藏着匠人对生活的祈愿。
尧坝虽小,却走出了一批风云人物。古镇北街的王朝闻故居,是川南四合院的典范。天井里的明代古井、厢房中的碾子与蓑衣,仿佛还能看见这位美学泰斗少年时沉思的身影。而导演凌子风曾在此拍摄电影《狂》,他住过的老屋天井中,一株古榕树依旧苍翠,枝干探向天空,像在诉说光影与现实的交织。漫步街头,大鸿米店的木质招牌依然高悬。这座两层高的四合院曾是武进士李跃龙的宅邸,雕花护栏与封火墙保存完好,登上台阶,仿佛能听见米粒倾泻的沙沙声与往来商贾的议价声。如今,这里成了游客触摸历史的窗口,也是《大鸿米店》《酒巷深深》等30余部影视剧的取景地,让古镇的屋檐街角成了荧幕上的经典。
而最动人的烟火气,藏在街边的美食里。清晨,油纸伞铺的师傅用竹骨糊纸,传承600年的非遗技艺;正午,红汤羊肉的香气从老灶飘出,选用散养黑山羊炖煮,汤色红亮却不辣,肉质细嫩暖胃;傍晚,豆花烤鱼在铁板上滋滋作响,折耳根的清香混着麻辣鲜香,就着一碗黄粑下肚,糯甜与咸鲜在舌尖共舞。
尧坝的美,更在于它从未沦为标本。慈云寺的香火依然袅袅,老街的油纸伞匠人低头扎骨,茶馆里老人们捧着盖碗茶闲话家常。逢年过节,千米长街宴摆开,川剧变脸与竹竿舞的热闹中,游客与镇民举杯共饮,让古驿道上的“小香港”之名重现生机。这里没有疾驰的车马,只有慢悠悠的生活步调。雨天,瓦檐滴水串成珠帘;晴日,阳光透过格窗洒在斑驳的砖墙上。尧坝古镇像一坛陈年老酒,越品越能尝出时光的醇厚——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,更是当下鲜活的生活剧场。